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教学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作者: 时间:2020-03-02 点击数: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教学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做好学校迎接本科合格评估、专业和学位评审等工作,根据学校有关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政课教学建设改革基本思路,结合目前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做好迎评工作,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坚持一体两翼三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为两翼,结合国家发展实际,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实际,结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思想,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推进教学改革,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出积极努力。

二、总体目标

通过教学建设改革,进一步提高思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和实效性,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驾驭教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满意度,促进课程建设,使思政课在教学、队伍、课程建设和科研等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鼓励在读博士教师努力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支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高一级学历学位和评聘高一级职称。统筹好教学建设改革工作与队伍建设、日常教学等工作。争取和利用好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机会,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培训,认真落实和实施好青年教师导师制、追踪听课制度,加强青年教师的传帮带。

2、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鼓励支持教师在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对课堂教学设计、作业布置批改、课堂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形式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各种方法和手段,部门从管理、教学条件、人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3、摸索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各门课程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鼓励教师探索新的形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继续推动课程专题式教学改革;在认真总结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鼓励教师探索尝试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教师讲授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

4、推进课程考核评价的改革。从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尝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门课程按照培养运用型人才的目标继续加快重知识掌握的考核向重知识运用的考核转变,进一步加大主观题的权重。《形势政策》、《贵州省情》课继续深化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改革,总结经验,向必修课考核推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继续全面地从知、能、行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加重过程性评价比重。四门必修课继续尝试期末统一考核与自主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鼓励教师结合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实际探索线上考核的有效方法。

5、加强教研活动。为教研室教研活动争取更大的空间,提高教研室教研活动的自主性。在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上,尽可能压缩集体学习的时间,把时间交给教研室,保证教研室有更充沛的时间进行集体备课、教学交流和研讨。

6、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根据不同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力争在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方法及评价方等面有新的突破,保证实践教学有效开展,增强学生的实践感受,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7、加强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促教学改革。以现有课程建设为平台,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试方法、题库建设等方面进行新的大胆尝试。利用学校开通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超星学习通平台、易班平台,现各门课程教学资源进网络,为组织学生开展线上学习奠定基础,并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更多的途径和方法。

四、组织保障

1、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建设改革工作小组,由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长,部门副职、科级干部和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统一组织开展教学建设改革。

2、积极争取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教学条件,为教学建设和改革提供更多便利。

3、加大检查监督,促进各项措施和工作的落实,及时进行总结交流,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4、加强考核评价,将教学建设和改革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年度考核评价的参考依据。

 

2020年3月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京ICP备15000288 号